为探索人工智能背景下思政课教学创新路径,推动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提质增效,近日,3044AM永利集团举办人工智能背景下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创新研讨会。会议由3044AM永利集团副院长刘瑞主持。
研讨会上,与会教师围绕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专题式教学的实施成效与优化路径展开了深入交流。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王瑾从专业适配性角度指出,专题式教学能够帮助教师深度结合学生专业背景,开发更具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从而有效衔接行业动态与职业需求。她建议进一步整合校本资源,开发特色教学案例,通过精细化教学设计提升课程的个性化与专业性。勤信荣誉学院副院长兼直属党支部副书记赵贤基于教学实践提出,专题式教学模式为教师提供了更充分的备课空间,有助于提升课堂质量。他建议课程内容应紧密对接学校定位与学生发展需求,重点强化职业竞争力培养,并分享了将就业形势、国家安全等实务内容融入课堂的实践经验。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辅导员王鹏皓反映了跨教师班级的学生信息同步问题等教学管理的技术难点,希望进一步加强学习通等智慧教学平台的专项培训,以提升数字化管理效能。党委学生工作部干部李和结合教学反馈,建议建立同专题教师的常态化交流机制,通过定期收集学生意见动态优化教学内容,真正实现“以学定教”。
形势与政策教研部主任钟名扬呼吁教师们紧跟AI赋能大思政课的趋势,积极利用智能教学平台提升教学效果。他提出要增加智能教学平台的使用频率,并计划开展相关培训,如针对学习通等平台的操作培训,以增强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能力。钟名扬还指出,形势与政策课的即时性特点要求教师们加强沟通交流,及时分享时事热点,同时吸收兼职教师的专业力量,共同推动课程建设的完善。形势与政策教研部副主任焦明江则针对大家提出的技术应用、课程管理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回应与解答。
刘瑞对与会教师提出的建设性意见表示感谢,并强调形势与政策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她指出,本学期推行的专题式教学改革是一次重要尝试,旨在通过整合教学资源,深耕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打造更符合新时代学生认知特点的思政课堂。针对下一阶段工作,刘瑞提出三点优化措施:一是科学规划课程安排,充分考虑4次/班的课时特点与节假日调课因素,确保教学周期的连贯性;二是创新备课机制,推行“1+N”弹性备课模式,即1次全员集体备课配合4次专题分组备课,兼顾兼职教师的工作实际与教学内容统一性;三是强化技术赋能,教师应主动适应AI教育趋势,充分利用智能教学平台提升课堂互动性与教学实效性。
此次研讨会的召开,为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改革指明了发展方向。学院将以此为契机,构建常态化教研机制,促进专兼职教师协同创新,共同推动课程建设高质量发展,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实保障。(供稿/照片:3044AM永利集团 吴昱熹 审核:刘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