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走深走实,持续辐射实践育人思政工作品牌效应,6月21日至22日,3044AM永利集团组织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学生赴河北省唐山市、廊坊市开展为期两天的“行走的思政课”暑期社会研学实践。本次实践活动由3044AM永利集团院长赵爱玲带队,来自全校12个学院近180名师生参加。
在乐亭县李大钊纪念馆,全体师生在讲解员带领下,通过瞻仰李大钊同志的生平事迹陈列和珍贵文物,详细了解了李大钊从爱国青年成长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的光辉历程,深刻感受了他“铁肩担道义”的革命情怀和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大家仿佛回到了百年前风雨飘摇的时代,被李大钊矢志不渝追求真理、为民族解放英勇献身的事迹深深打动,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理想信念教育。参观过程中,全体党员同志面对鲜红的党旗,在赵爱玲的带领下重温入党誓词。铿锵恢宏的誓词在大厅回响,大家庄严宣誓,表达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庄严承诺和勇于担当时代使命的坚定决心。
在唐山市博物馆,师生们通过馆内丰富的历史资料和实物展品,回顾了唐山这座城市从近代工业崛起到新时代砥砺奋进的发展历程,体悟到了老一辈建设者为新中国崛起所付出的艰辛和汗水。
在唐山地震遗址纪念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在师生心中留下了深刻烙印。师生们实地参观了当年唐山大地震留下的废墟和印记,透过纪念碑上的一个个姓名深刻感悟到废墟之上唐山人民自强不息、众志成城重建家园的伟大壮举。
在潘家峪惨案纪念馆,陈列的历史照片、文献资料和模拟场景再现了侵华日军制造惨绝人寰潘家峪惨案的罪证。通过讲解介绍,大家了解到当年潘家峪村民在敌人的屠刀下不畏强暴、血洒山河的悲壮故事,真切感受了战争的残酷和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
在沙石峪纪念馆,师生们走进被誉为“当代愚公”精神发源地的陈列大厅,映入眼帘的是泛黄的老照片、磨损的农具和逼真的场景模型,生动再现了20世纪60年代沙石峪人民在“土如珍珠、水如油”的艰苦环境下刨石造田、开山治水的壮举。大家通过一件件实物、一段段故事,深入了解了沙石峪人在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把荒山秃岭改造成米粮川的创业史,深刻体悟了“愚公移山”式的奋斗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力量。
在大厂民族宫,师生们共同参观了这座见证民族团结进步的标志性建筑,通过丰富的民族文化展陈和生动的文化展示,大家深刻体会到“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厚内涵,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参观过程中,师生们纷纷表示,要将民族团结的种子播撒在心田,以实际行动争做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践行者。
3044AM永利集团将以此次实践教学活动为契机,不断创新“大思政课”建设路径,通过理论讲授与实践体验的深度融合,持续提升思政课的感染力和实效性。今后,学院将着力打造更多“行走的课堂”,让思政教育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焕发活力,在知与行的统一中彰显魅力,切实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供稿:3044AM永利集团 刘文瑄 图片:张伯瀚 审核:赵爱玲)